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fā)布時間:2019-08-25 10:58
中臺禪寺的建筑有何特色呢?
中臺禪寺由李祖原建筑師事務所設計,從1990年開始初期的規(guī)劃,經(jīng)三年的申請、開發(fā)、規(guī)畫,七年的工程進行及細部設計,中臺禪寺于2001年9月1日正式完工啟用。建筑本身長230米、寬130米,建筑高度從地面到塔尖高度達136米,樓高三十七樓。
中臺禪寺的建筑內(nèi)涵融合了中西工法,并且運用『直了成佛』的頓悟法門『因次第盡』的漸修精神,還有古代叢林的風格,將藝術(shù)、學術(shù)、宗教和文化融為一體,卻不失禪宗的風格,令人為之贊嘆;中臺禪寺除了建筑令人贊賞,硬體設備也相當完善,有禪堂、四天王殿、菩薩殿、三世佛殿、講堂、知客室、大寮、齋堂讓信眾參拜、使用。
中臺禪寺圖書館
中臺禪寺圖書館位于主體一樓后方,即是提供大眾深入經(jīng)藏,研究經(jīng)教之重鎮(zhèn)。目前藏書共約三萬余冊,除收藏佛教經(jīng)典及圖書外,更廣集文學、史學、哲學及藝術(shù)類等世學書籍。圖書館內(nèi)設有公共閱覽區(qū)、雜志區(qū)、個人研究室、電腦查詢區(qū)、轉(zhuǎn)錄室、待檢書區(qū)等多元化及多功能的空間。在藏書方面,館方尤致力于佛教大藏經(jīng)的典藏及供養(yǎng),“藏經(jīng)閣”內(nèi)典供有《原木刻版乾隆大藏經(jīng)》、《龍藏》、明版《嘉興藏》、宋版《磧砂藏》、《中華大藏經(jīng)》、《巴利藏》、《永樂北藏》、《洪武南藏》等十五種版本之藏經(jīng),在全世界典藏佛教大藏經(jīng)中堪稱完備者。
中臺禪寺五觀堂
五觀堂便是中臺禪寺的餐廳。
對于吃,食存五觀,即: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一日三時粥飯,所食的美味素齋,皆是得來不易,故受食時,應作此觀。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檢討自己的德行,是否具足戒定慧三學,借此警醒行者,常當精勤用功。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須防心離于貪瞋癡三過:于美味食物不起貪心,見下味食不起瞋心,時時起覺照,觀想一切飲食皆為眾緣合和,莫恣意貪圖美味。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應視飲食為滋養(yǎng)假有色身之藥,心不起貪著。
(五)為成道業(yè),應受此食。
一切所食皆為資身修道之用。由觀想此五事之故,齋堂又稱“五觀堂”?!↓S堂外,懸掛著云板,具報時之作用。每日中午用齋前,會以板聲通知十方圣僧及一切僧眾用齋的時刻。門口兩側(cè)有一幅楹聯(lián),刻著“鐘鳴板響常將生死掛心頭,粥來飯往莫把光陰遮面目”。
中臺禪知客室
主體殿堂的右方,正是知客室的所在位置。知客室的編制有知客長、總知客、大知客、二知客,及多位知客法師,負責一切迎送賓客的事務。對外,知客與精舍之間保持密切的聯(lián)絡;對內(nèi),知客則傳達各單位互通的訊息。除了客堂之外,并設有接待室、簡報室、東明臺等,是提供來訪信眾咨詢、暫候、休閑的處所。
十八羅漢
羅漢尊者,據(jù)佛經(jīng)說他們原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在釋尊涅盤后,受佛的囑咐,在彌勒佛出 世以前,留在世間,為眾生作福業(yè)護法正法。通常供奉于羅漢殿或應真殿的羅漢圖,以十大弟子、十六羅漢、五百羅漢等佛畫為主,制作的形式有單幅羅漢,或二、 四位羅漢同列一幅的形式,配置于本尊佛左右兩側(cè),左為單數(shù)羅漢,右為雙數(shù)羅漢。十六羅漢出現(xiàn)于晚唐、五代,所依經(jīng)典為唐玄奘譯《大阿羅漢能提蜜多羅所說法 住記》,韓國十六羅漢圖亦多依此經(jīng)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