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diǎn)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shí)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diǎn)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shí)期的風(fēng)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diǎn)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佛教文化
發(fā)布時(shí)間:2019-08-25 14:14
伐那婆斯尊者—芭蕉羅漢
伐那婆斯是印度梵語Arhat Vanavasin 音譯名稱,伐那婆斯生于古印度薩拉一個(gè)婆羅門家庭,沉靜有禮,謙虛好學(xué)。從外道轉(zhuǎn)入佛教扳依佛陀。他靜心虔誠聽講,不但聽佛陀說法,而且其它人說的都會(huì)用心去聆聽。
有一次,弟子們都在聽目連尊者說法,目連說了四句佛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惯@四句概括了佛教的的宗旨。伐那婆斯深受啟發(fā),后他深思好學(xué),很快就得了阿羅漢果。由于他常在芭蕉下用功,故又稱「芭蕉羅漢」。修成阿羅漢果后住在室羅伐悉底城的七葉山巖窟中,受佛陀付囑而護(hù)佑佛法,身邊有一千四百名阿羅漢同住。
伐那婆斯尊者的形象
住在室羅伐悉底城的七葉山巖窟(一說住在魯帕貝日山)中,受佛陀付囑而護(hù)佑佛法,他的形象特征是:身披袈裟,無須發(fā),雙腿散盤,游戲坐姿,面帶微笑,閉目深思;右手放在胸前,結(jié)期克印,(此法可以降克各種火災(zāi)及妖魔鬼怪)手印左手執(zhí)佛子。信徒若能受到拂子的涼風(fēng)便可以避免“三惡業(yè)”。
十八羅漢之芭蕉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