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fā)布時間:2019-08-30 10:41
顯宗,又稱為顯教,是釋伽佛的公開學說,可以用明顯的語言文字表述其教義,修法儀式可以在大庭廣眾下進行。密宗,又稱為密教,自稱是受了“法身佛”大日如來的教旨傳授,修法儀式極其繁瑣神秘,而且氣氛極其神密莊嚴,嚴禁外人觀看。還有許多繁雜的手印和咒語。
兩者在“身口意”修煉方法上有所不同。藏傳佛教思想的核心是人要想成佛,就必須按照釋伽佛的方法做,身體上,言語上和思想上都要和釋伽佛一樣,這就是“身口意”的修煉方法。密宗和顯宗對“身口意”的修行方式都很認同,但在如何達到“身口意”修行途徑上存在著不同。顯宗認為只要按照那些公之于世的佛經做即可,主張公開宣道弘法。而密宗認為要想達到“身口意”,必須掌握一套秘法,即傳承、真言、密咒和灌頂。如無人傳授密法的話,修行就很難達到“身口意”。
大日如來-脫胎彩繪佛像
(一)在勝義諦或空性方面,顯宗和密宗的見解沒有太多的區(qū)別。也就是說,龍樹菩薩、月稱菩薩在《中論》、《入中論》等顯宗中觀論著里面所講的諸法空性、遠離一切戲論等觀點,與密宗所講的空性是完全一致的。
此處所謂的戲論,是指眾生的執(zhí)著,也即分別念范圍中的所有概念,包括好壞、長短、高低等一切對立與不對立的東西。
(二)從世俗的角度來說,顯宗與密宗所提到的諸法如幻如夢,比較簡單地說,也是沒有差別的。當然,在榮森班智達的《黑蛇總義》中可以了知,真正能非常透徹地證悟、通達如夢如幻的,只有大圓滿。
(三)密宗的世俗諦觀點與唯識宗的比較接近。
(四)就是顯宗和密宗的成佛沒有任何差別的。
(五)從修行的角度來說,顯、密都強調出離心、菩提心以及其他加行的修法,這些沒有任何差別。
(一)世俗諦和勝義諦的一異
一般顯宗的世俗諦和勝義諦分得涇渭分明、一清二楚,勝義諦不是世俗諦,世俗諦不是勝義諦。顯宗認為,我們所看到的如幻如夢的山河大地叫世俗諦;勝義諦就是這一切的空性本性??招允俏镔|的本體,除了這個本體以外,山河大地等等都是虛假的幻覺。勝義諦是真的,世俗諦是假的。世俗諦與勝義諦有真假的截然差別,成佛的時候,就只有勝義諦而沒有世俗諦,勝義諦是佛的境界。
密宗認為,世俗諦和勝義諦是無二無別的,勝義諦即是世俗諦,世俗諦也就是勝義諦。密宗的世俗諦,是指我們所感知到的外在與內在的現象;而勝義諦,則是指如來藏光明。
現象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另外一種,就是佛的壇城。也即類似于極樂世界、東方琉璃光佛的剎土等清凈的現象。
在兩種現象當中,眾生所感知的現象是幻覺,是與勝義諦迥然有別的;而清凈的現象卻是與空性一般無別的??招杂肋h也不會離開清凈的現象,清凈的現象也永遠不會離開空性。當成佛的時候,并不是沒有任何東西,而是有這些清凈的現象,這叫做世俗諦和勝義諦的無二無別。
(二)空性修法的差別
顯宗最基礎的修法,是四念處的修法。到現在都是這樣,修顯宗的人一般先會修四念處。
所謂四念處的修法,基本上是指《四法印修法》里面講的無常、不凈、無我等修法。
顯宗的空性修法只有一種:首先順著《中論》、《入中論》里面提供的思路去思維,從而明白一切萬物是空性;第二個步驟,在體會到空性的時候,就慢慢地串習、延長這個感受。這樣雖然也可以證悟,但進步的速度非常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