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fā)布時間:2019-09-03 10:38
一個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擁有財富的人,不如擁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諒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蒼的原諒。
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卻又每天想去干涉別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會難過,因為是——人嘛!
犯錯是平凡的,原諒才能超凡。
任憑你有多大的快樂,無??偸莵淼健?/p>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
大家都知道,生氣是一種無知,又無濟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金錢化妝你的外表,佛法啟悟你的內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
自尊太強,優(yōu)越感太重的人,將不堪一擊,少許逆境,足以使他徹夜難眠。
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給別人。
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輕信道聽涂說,就像一只傻狗,別人隨便扔了一塊石頭就急忙跑去撿。
不能把握現(xiàn)在,就無法獲得永恒。
人心不好,環(huán)保、治安,自然不好。
遇到困難時不害怕,心中無事,是名真修。
時間總會過去的。
算命不如認命。
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律己要嚴,待人要寬。
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會后悔的地方。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忘記別人的缺點吧!
征服世界,并不偉大,一個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則甘于平凡,卻享受平凡。
能忍之人,事事稱心;善嗔之人,時時地獄。
與其說你賺錢,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
有志氣的人發(fā)一次愿,終身堅持。沒志氣的人天天發(fā)愿,浮而不實。
稻穗成熟,頭自然低下。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有德不在年高,無智空長百歲。
徹底的認識你自己,你就會認識佛。
因小果大,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
真正的布施,是把煩惱、憂慮、分別、執(zhí)著,通通放下。
若無‘是非’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透視一切變化的結果都是‘空’,就不會掛礙任何事物。
佛性是每個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各有因緣莫羨人。
肯低頭的人,永遠不會撞到矮門。
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生命是妄想的產物。
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不要相信權威,權威有時也會錯誤。
為而不有,善而不居。
煩惱比歲月更易催人顏老。
常常使別人過快樂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樂。
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想編織未來的美夢,現(xiàn)在正是時候。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向人低頭,不曾矮小過。
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
量大福大。
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風平浪靜,訓練不出良好的水手。
填得飽你的肚子,卻填不滿人心貪念。
面對現(xiàn)實,逆境也會變?yōu)轫樉?,總有機會轉機。逃避現(xiàn)實,雖暫時偷安,但沒有翻身余地。
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悅。
凡夫轉境不轉心,圣人轉心不轉境。
過去,已成過去,它只是記憶的殘影。
智者知幻即離,愚者以幻為真。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黃金無種子,惟生于勤儉之家。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快樂,但卻沒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樂。
知因果即知進退,知佛法即得‘開心果’。
菩薩以正覺為習慣,眾生卻以煩惱為習慣。
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內心的垃圾(貪、嗔、癡)不知‘倒’。
學佛的孩子不變壞,學佛的老人不癡呆,學佛的少年不永不敗。
智者善植因果。
圣人可以掌握時空,而凡夫卻被時空所限制。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積極地為大眾服務。
誠懇可以感動人,謙虛可以說服人。
老實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犯了過錯,造了罪業(yè),別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善于保護自己的,永遠謙虛談話。
好、壞,都會隨時間消失,沒有例外。上蒼對時間的安排,絕對平等。
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禪’,就是要在心中留點空間,好作回旋。
失去了鴨子,你會急忙找回來,失去了良心,卻不見有人著急。
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言多必失,盡量少給自己這種機會。
贊嘆別人,要在大庭廣眾;責備人,必須在私下。
有智慧的人,從周圍取樂,沒有智慧的人,希望別人給予快樂。
貪心,你的嘴臉,就是貧窮相。
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有生必有死,人應懼生,不應懼死。無生即無死,究竟解脫。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寶殿’。即佛也。
作事不怕不成,只怕無恒。
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在迷的佛。
一個人如果不被惡習所染,幸福近矣!
笛卡兒:‘我思故我在’,佛法:‘我觀故自在’。
人必須在自我中覺醒,才能破除我執(zhí)。
凡有追求,必定有煩惱。
學佛就是要你,認識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要做好你個人的衛(wèi)生,尤其‘心理衛(wèi)生’最為重要。
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世界上有一種生意是永遠虧本,那就是發(fā)脾氣。
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樂。
魚生活在水中,所以我們見不著他的淚。
真正的神通,是把煩惱弄通。
是非的原則是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為他人想一想。
健康,是真正的財富,不要糟蹋它。
我慢高山,不留德水。
佛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他慈悲的教導眾生,從不控制眾生。
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為人正直,則與道相應。
見一切人皆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則心自息怒。
德修而謗來。
緣由愿來,愿力強,善緣自然具足。
責人,先責己于人,是名君子。
能覺他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辱,無動于色,道成近矣!
境來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隨緣,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脫。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一個常??磩e人缺點的人,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自己。
有智慧的人,永遠不見他人過失。
聰明難,糊涂更難。
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夸己能,不揚人惡,自然化敵為友。
心能平等,我們就能處于一個和諧的世界。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點,把自己的理性升華到最高點,就是圣人。
對自己的享受消極,對大眾的福利積極,就是行菩薩道。
兩個人吵架,甲對乙說你很主觀,乙對甲說你并不客觀,主客二觀,無所標準,是非永遠存在。
凡愛說人不是者,往鏡前一站,鏡中出現(xiàn)一個丑陋的影子,才知正是自己尊容。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再大的功德,抵不過一念驕心;再大的罪過,抵不過一個悔字。
人忙心不盲即有定力。
山不轉路轉,境不轉心轉。
世間一切,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覺悟真理的人,即擁有真正的生命。
體會到生命無常的人,便不會再放蕩和貪逸,所以說對于生命無常的覺醒是智慧的開端。
施比受更有福。
徹悟本性的人,縱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他,他依然不覺得寂寞。
起煩惱時,要回光返照——退步原來是向前。
所謂的‘放下’即是把什么事都化為沒有的力量。
凡事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別人著想,便是慈悲。
適當?shù)挠侨祟愃仨毜?,但超過了范圍,痛苦、罪惡,便如影隨形。
人的價值,在于奉獻與犧牲。
當你心中有美時,從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將會不同。
知足者雖貧而富,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多數(shù)人在緣生緣滅中,搞不清楚自己的去來。
凡事要隨緣,不要攀緣。
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做不喜做的事情,他只告訴眾生,何者善?何者惡?生命還是要自己掌握。
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托,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錯誤必生煩惱,罪惡終歸毀滅。
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現(xiàn)實又超越,既超越又現(xiàn)實。
給人希望,不要給人絕望。
舍(放下)盡一切(包括煩惱),當下自在。
海闊縱魚躍,天高任鳥飛。
能容納異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
人常想病日,則塵念自息。人常想死日,則道念自生。
無法去除內心的煩惱,縱然遍游世界,也得不到快樂。
法律是事后追訴,但傷害已成事實,因果是事先防范,能杜漸防微。
善惡之間,總在一念。一念錯,全盤皆輸。
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勇于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整自己的缺點。
行善不求回報,無緣(條件)大慈,同體大悲是圣者之行。
上德不德,下德執(zhí)德。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無法超越自己。
忍辱多福。
名字有什么相干?我們叫做玫瑰的,叫任何別的名字,仍然一樣芬芳。
吵鬧處,須冷靜。冷落處,須熱情。
古今庸人,敗于‘惰’字。古今才人,敗于‘傲’字。
事無難易,惟心堅忍可成矣!所謂金剛非堅,愿力唯堅。
人命呼吸間,宜當力除偷安、懶惰。
真正的苦行是修平等心。
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zhí),遠離了你至親好友。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好術我以誠感之。
盛喜勿許人物,盛怒勿答人書。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實學者必不夸學。
動于欲,欲迷則昏。任乎氣,氣偏則戾。
無事時戒一偷字,有事時,戒一亂字。
聲名謗之媒也,歡樂悲之漸也。
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言多必失,說話要精簡。
若心有定,說你好,說你壞,都一樣。
舉世盡從忙里過,誰人肯向死前休。
什么是空?難舍能舍,看得破,放得下即是空,空是自在安詳義。
這個身體,只是借我們暫住而已,如房屋,無常一到,就要搬家,切勿執(zhí)著。
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自己,我們在追求什么?我們活著為了什么?
大貧亦是大富,一無所有、了無牽掛,寧靜談泊、恬然自得。
花開、花謝,生死、死生,人的真實生命在哪里?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
有一位皇帝,登上城墻說:‘這么多人,國必強勝’,高僧說:‘我只見到兩個人,一個貪名,一個圖利’。
逆來順受,順來忍受。
要自覺、自悟,佛在心中。
執(zhí)著近于迷惑。
行、住、坐臥,皆是道場,因為道在心中,非在外面。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若了無常之法,得到的不能恒久,失去的終歸復得,得失之心,頓然放下,即能自在。
看看十年前的種種計較,今覺可笑,若十年后反觀今日的爭執(zhí),應會莞爾,由此可知對于時間每個動點上的執(zhí)著,只會徒增我們的煩惱而已。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欲精神清明飽足,須除得失生滅心。
欲服大眾,先調自心。
學佛就是在學做人。
圣人的偉大,在于他的平等心。
不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光明燈要點在心中,才能遍照十方。
真正享受生活,是不經過任何比較的。
良心是每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自己的良心。
菩薩不見人過,但見己過。
菩薩是只管耕耘,不計收獲。
菩薩無心,以眾生之心為心。
說得千里路,不如走一步。
能夠放得下煩惱的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面對現(xiàn)實,才能超越現(xiàn)實。
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間。當互相尊重。
恒以慚愧水,洗滌懈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