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fēng)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fā)布時間:2019-08-23 14:51
佛陀在故鄉(xiāng)停留了大約三個月,他的足跡遍及整個釋迦國,他的聲音教化了無數(shù)國民,崇信和皈依佛法者日益增多。佛陀的祖國很快就成了一個佛化的國家。他離開故國不久,忽然聽到父親病危的消息。于是,帶領(lǐng)難陀、阿難、羅睺羅等趕赴迦毗衛(wèi)城,同父王見了最后一面。97歲高齡的凈飯王病逝。下葬當天,佛陀和難陀、阿難、羅睺羅一起抬棺,前往墓地。他們的舉動向世人表明:皈依佛門雖然了斷了塵緣,但并非六親不認,孝敬父母是人之常情,出家人亦應(yīng)如此。
在釋迦牟尼游行教化的漫漫生涯中,他到過許多地方,足跡遍及恒河流域的廣大地區(qū),而他去過次數(shù)最多的地方是舍衛(wèi)城的祗園精舍。他曾帶領(lǐng)弟子在那里度過了24個雨季,幾乎戰(zhàn)友了佛陀傳法生涯中一半的歲月。祗園精舍因佛陀多次在那里居住傳法而聞名于世,而它那頗具傳奇色彩的來歷也被傳為佳話。
舍衛(wèi)城有一位富豪,名叫須達多(意為善授)。他樂善好施,經(jīng)常救濟貧苦百姓,所以大家都尊稱他為“給孤獨長者”。他向來對智者十分崇尚,所以當他在王舍城第一次見到佛陀時,深為折服,立即皈依了三寶,成了一名居士。他熱情地邀請佛陀到舍衛(wèi)城凈住說法,并許諾要建造一座住所,供佛陀和眾比丘使用。
回到舍衛(wèi)城,須達多四處尋找,終于看中了城外一座美麗的園林,其主人是舍衛(wèi)城祗陀太子。須達多請求祗陀太子把這座園林轉(zhuǎn)讓給他。太子非常喜歡這座園林,舍不得賣。但須達多軟磨硬泡,非賣不可。太子無奈,開玩笑說:“你若能用金幣把園地鋪滿,我就賣給你?!碧诱f這話原想以此嚇退須達多。沒想到須達多滿口答應(yīng),立即命家人用車拉來十萬金幣,開始鋪地。當快要鋪滿時,太子忍不住問須達多為何不惜一切代價來買這座園林,須達多道出了實情。太子頗為感動,連忙說:“算了,不用再鋪了。這位佛陀一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園地算是你買下的,園中樹木就算是我奉獻給佛陀的吧。”于是,他們請來佛陀的得力助手舍利弗,請他精心設(shè)計,終于建成了大精舍。佛陀給精舍命名為“祗樹給孤獨園”。祗樹指祗陀王子的樹,給孤獨長者的園地。人們習(xí)慣稱它為“祗園”。祗園精舍在建筑規(guī)模和建造工藝上都大大超過了竹林精舍,成為精舍之最。祗園精舍和竹林精舍并稱佛教兩大精舍,對弘揚佛教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佛教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祗園精舍建成后,佛陀就帶領(lǐng)他的弟子們來到舍衛(wèi)城,度化眾生。舍衛(wèi)城是憍薩羅國的首都,國一波斯匿從太子祗陀那里得知佛陀是位大智者,就前往祗園拜見。他聆聽佛陀講法,并請教治國之法。佛陀講得頭頭是道,國王聽了頻頻點頭。不久,波斯匿王就皈依了三寶,成為優(yōu)婆塞。他是繼頻毗婆羅王之后的又一位護法帝王。
在祗園精舍期間,佛教的許多經(jīng)典之法都是佛陀在此處宣講的,這為后來佛陀入滅后的第一次結(jié)集,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在佛陀傳教長達45年的生涯中,佛陀云游四方,恒河流域的廣大土地上留下了他傳道的足跡。佛陀生前到底有多少弟子已無法統(tǒng)計,但大概總有上萬人。
釋迦牟尼佛傳教的對象有很多個階層,不分貧賤或達官貴人,上級婆羅門貴族、國王以及富豪長者,下至普通平民老百姓和被壓迫的各低級種,甚至還有妓女。很多王族和富豪對佛教給予政治和經(jīng)濟上的很大支持。釋迦在鹿野苑初轉(zhuǎn)法輪后,有了第一批五個弟子,最初只收男弟子(比丘,我國俗稱“和尚”),后來其姨媽婆奢波提入教,才接納女弟子(比丘尼,我國俗稱“尼姑”)。
起初,僧尼云游四方,無固定住處。后為了適應(yīng)雨季安居和集會,建立了寺院(精舍),以后又定制了僧眾共同遵守的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