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佛像銅雕廠定做價格答疑
Questions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在大乘佛教中有諸佛菩薩千千萬萬,其中最受人們歡迎的莫過于觀世音菩薩。在佛教諸多菩薩像中,觀音菩薩像的形象最為多樣化,大概與觀世音有各種化身、各類的說法有關(guān)。在民間常說三十三觀音就是觀音化身因其各種靈驗、救苦救難的事績而倍受人們喜愛。而威德觀音既是觀音菩薩三十三化身之一,是觀音化身中的天大將軍身,此觀音兼有折伏之威及攝取愛護之德,寓意排危除障,一路平安之意,是我國佛教寺院及其佛教信徒經(jīng)常供奉的觀音菩 ...
發(fā)布時間:2022-01-03點擊量:198
觀音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觀音菩薩的信仰數(shù)千年早已廣為流傳,民間素有“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說法。觀音菩薩早已成佛,為了度化眾生,倒駕慈航,聞聲救苦,救度有緣眾生,而所求皆應(yīng)。觀世音菩薩與民間百姓恩深緣重,是人們永遠的信仰希冀。眾所周知觀音菩薩化身無數(shù),并且每一尊化身保佑的都各不相同。提及威德觀音想必大家也很熟悉,威德觀音是三十三觀音之一,此觀音兼有折伏之威及攝取愛護之德,表示排危除障,一路 ...
發(fā)布時間:2022-01-03點擊量:218
威德觀音是三十三觀音之一,既有折伏之威,又有攝取愛護之德。威德觀音的形象是坐在巖石上,左手持蓮花,右手垂地,左膝屈立,著天衣,身穿瓔珞,頭上化佛,作觀水之法相。根據(jù)《普門品》所述:「應(yīng)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xiàn)天大將軍而為說法?!固齑髮④娛墙y(tǒng)領(lǐng)鬼神,擁戴佛法,救護國土的大將,具有大威武及德行,所以名為威德觀音。相傳唐太宗率軍親征高麗期間,一回與前軍名將一起觀察地勢時,突然被早已伏擊的高延壽軍20萬圍 ...
發(fā)布時間:2022-01-02點擊量:302
在佛教的諸多菩薩當中,百姓們最為熟悉的就是觀音菩薩。人們相信觀世音菩薩有著平等無私的廣大悲愿,當眾生遇上任何的困難與痛苦時,只要虔敬祈求觀世音菩薩,就能得到觀音菩薩的救護,而且民間傳說觀世音菩薩可以化成各種不同的化身,幫助世間百姓脫離苦難,每一個化身都有名稱且每一尊化身保佑的都各不相同。而一葉觀音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一,觀音菩薩乘一片蓮葉浮于水上,隨波飄蕩,悠然自在,故稱“一葉觀音”,一葉觀音表保 ...
發(fā)布時間:2022-01-02點擊量:210
一葉觀音,又稱作蓮葉觀音、南海觀音、南溟觀音,是三十三觀音中的第十三尊。〝應(yīng)身相〞為一葉觀音的〝化身相〞既是〝宰官身〞!《普門品》曰:「應(yīng)以宰官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xiàn)宰官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乘一片蓮葉浮于水上故得蓮葉觀音之名。佛曰:生死苦海,指眾生所定居的地方,迷苦之領(lǐng)域如大海,無邊無際,故稱之為「苦海」。生活在競爭的社會,壓力大,心浮氣燥,心力憔悴,如能靜坐下來,心里默念觀世音菩薩,您的壓力 ...
發(fā)布時間:2022-01-01點擊量:345
談及觀音菩薩,這位救苦救難的神靈千百年來在我國老百姓的心中就有一種神圣的地位。有時他甚至就是佛教力量在我們認知之中的代表。所以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遍及我國大大小小的佛教寺院之中,幾乎沒有不供奉觀音的,甚至許多百姓家里也有請觀音菩薩像回去,每日供奉參拜。在中國民間流傳著很多關(guān)于觀音聞聲救人的傳說,而一葉觀音是觀世音菩薩的形態(tài)表象之一,人們常常把一葉觀音稱為蓮葉觀音、南溟觀音。一葉觀音凸顯了觀音菩薩的法力高 ...
發(fā)布時間:2022-01-01點擊量:233
在佛教諸多菩薩像中,觀音菩薩像的形象最為繁雜,大概與觀世音有各種化身、各類的說法有關(guān)。《法華經(jīng)?普門品》是觀音菩薩信仰的根本經(jīng)典,對中國人而言觀音菩薩尋聲救苦,化現(xiàn)為三十三種不同的形貌,來度化眾生。作為完美慈悲的化身,觀世音菩薩“菩提為因,大悲為本”,隨類應(yīng)化,救度有情。在中國民間流傳著很多關(guān)于觀音聞聲救人的傳說,而水月觀音便是其中一,水月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化身之一,是中國佛教寺院以及佛教信徒經(jīng) ...
發(fā)布時間:2021-12-31點擊量:220
在大乘佛教中有諸佛菩薩千千萬萬,其中,最受人們歡迎的,莫過于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作為中國佛教最重要的代言人之一,有著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在娑婆人間人間救苦救難。在各種民間傳說中,觀音優(yōu)雅的姿態(tài)和溫柔的話語寄托著無數(shù)人的信仰和希望。眾所周知,觀音菩薩有很多形象,這可能與觀音的各種化身有關(guān)。在中國民間更有流傳著三十三觀音之說法,而水月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化身之一,這是中國古代藝術(shù)家所創(chuàng)造的,也是中國佛教 ...
發(fā)布時間:2021-12-31點擊量: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