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佛像銅雕廠定做價格答疑
Questions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貴霜時期阿馬拉瓦蒂佛衣 阿馬拉瓦蒂地處南印度,由于該地不屬于貴霜王朝轄地,且出土的佛像時間較晚,學界在關注古印度佛像源點的討論,未將其納入。該地佛像的制造時間, 一般認為是在3世紀,這一 時期,阿馬拉瓦蒂屬案達羅王朝(前 1世紀至 3 世紀)。案達羅王朝主要控制著南印度的德干高原及海岸線,與北方貴霜王朝形成對峙局面,史學家也將這一時期稱作次大陸歷史上的“南北朝時代”。&nb ...
發(fā)布時間:2019-09-02點擊量:635
印度佛衣的再認識 犍陀羅和秣菟羅兩地,佛像衣著多為右袒和通肩兩種披著方式。許多學者認為“通肩式”源自犍陀羅,“右袒式”源自秣菟羅,之后兩地相互影響,這一觀點尚無充分的理論依據。而以現有實物看,早期犍陀羅佛衣多作“通肩衣”,秣菟羅多“右袒式”,這一現象在二世紀前后有所改變。 在古印度,“通肩式”和“右袒式”佛衣的興盛在時間和地 ...
發(fā)布時間:2019-09-02點擊量:660
6世紀末以前的“敷搭雙肩下垂式”佛衣典型特征“敷搭雙肩下垂式”佛衣,是繼“褒衣博帶式”之后約與“褒衣博帶演化式”同時興起的一款佛衣樣式,主要見于北方圍繞東魏、北齊政治中心鄴(今河北臨漳)和晉陽(今山西太原)的石窟寺佛像,向西輻射影響至西魏、北周轄區(qū)內的麥積山、莫高窟及新疆地區(qū),在南朝佛像中也可尋覓到這種來自北方樣式的影響。6世紀中期,東魏、北齊轄區(qū)內以“敷搭雙肩下垂式”為主體的佛衣樣式,與“南式佛 ...
發(fā)布時間:2019-09-02點擊量:712
東魏、北齊轄區(qū)“敷搭雙肩下垂式”佛衣的興起“敷搭雙肩下垂式”佛衣在龍門北魏末期的佛像中并不多見,此樣式佛衣大規(guī)模的興起是在東魏、北齊年間,現將北方集中爆發(fā)“敷搭雙肩下垂式”佛衣在石窟寺的代表像例,歸納如下:由上表可得出對東魏、北齊“敷搭雙肩下垂式”佛衣的幾點認識:a、佛內層袈裟披著方式穩(wěn)定不變,即左領襟自然下垂,右領襟自然下垂并敷搭右前臂。b、外層袈裟均作“右袒式”披著,但對袈裟右上角敷搭方式的處 ...
發(fā)布時間:2019-09-02點擊量:602
有關“敷搭雙肩下垂式”佛衣興起成因的認識 歷經5世紀末至6世紀中期“秀骨清像”、“褒衣博帶式”佛教造像風格在漢地南北方的流行之后,南北朝晚期,南北方佛像整體上發(fā)生了向體態(tài)豐厚飽滿的“面短而艷”風格的轉變,但在佛衣披著方式上存在地域間的差異,即青州、建康、成都、麥積山及莫高窟一線的“南式佛裝造像帶”上佛衣主體呈現為“褒衣博帶演化式”,而在東魏、北齊轄地,佛衣主要為“敷搭雙肩下垂式”。&n ...
發(fā)布時間:2019-09-02點擊量:713
概述“褒衣博帶式”佛衣佛教造像史上兩次大規(guī)模的風格轉變,均發(fā)生在南北朝。并且都與“褒衣博帶式”佛衣關系密切。前一次約發(fā)生在5世紀末,是“秀骨清像”、 “褒衣博帶式”佛像的興起,由此引發(fā)的佛像風格在體態(tài)、相貌及佛衣樣式等方面呈現的本土化特征是最為鮮明的,佛衣外觀具有當時士大夫的衣著特點。褒衣博帶式”佛衣始見于南朝佛像,并跨地域傳播,影響幾乎遍及南北朝各地,并傳至東鄰朝鮮半島和日本?!鞍虏健狈鹨?...
發(fā)布時間:2019-09-02點擊量:725
5世紀末的“褒衣博帶式”佛衣的典型特征已有的實物資料顯示,5世紀末“褒衣博帶式”佛衣,在南方多見于以四川成都、茂汶為代表的南朝佛像,北方則見于云岡石窟,發(fā)生時間上,“褒衣博帶式”佛衣應先興起南朝,并在孝文帝服制改革之際(486-495),北上影響云岡石窟造像。但在對此佛衣樣式的具體表現上,南北方仍存在一些差異。四川茂汶造像碑與“褒衣博帶式”佛衣的典型特征“褒衣博帶式”佛衣的最早實例,見于 四川茂汶 ...
發(fā)布時間:2019-09-02點擊量:833
5世紀末佛像衣著中的“帶飾”問題 5世紀末以“褒衣博帶式”佛衣的出現為標志,漢地佛像服飾出現了對帶飾的表現,在其后的佛像中帶飾內容更趨多樣?!皫э棥笔锹傻渲幸?guī)定沙門服飾的一個組成部分,并在印度和中土佛像中均有所體現。因此,認識漢地佛像中的帶飾現象,在考慮到佛衣民族化變革的同時,還需兼顧外來樣式、律典規(guī)制的影響。 有關律典對沙門衣著“帶飾”的規(guī)定在第一 ...
發(fā)布時間:2019-09-02點擊量:662